病患不大便五六日,绕脐痛,烦躁,发作有时者,此有燥屎故也。当和胃气,与调胃承气汤。
弦为春脉,细则少阳初出之象也。凡称欲解者,俱指表而言,如太阳头痛自止,恶寒自罢,阳明则身不热不恶热也。
原其因也,无恶寒发热之表证,无胃实自利之里证,因淫情之不禁,而余邪得以投其隙,移祸于不病之人,顿令一身之精气神形,皆受欲火之为害。伤寒至六七日,正寒热当退之时,反见发热恶寒证,此表证而兼心下支结之里证,表里未解也。
不发热者,知胃气尚在,必愈。今盗汗出;是因于内热。
少阳腹中痛者加芍药,此加附子,其法虽有阴阳之别,恐非泄利下重者宜加也。此则泄利下重,是阳邪下陷入阴中。
率领姜、附,入阳明而止利,入少阴而生脉也。急下之,火归于坎,津液自升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