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,病也,人以阳气为生,惟恐散失。正治,反治、注见上文。
厥则阳气并于上,阴气并于下。 盖以五脏隔绝,无征可验,若居旷野无所闻,若伏空室无所见,乃病则绵绵不解,势甚凋敝,若弗能终其日者,可知非有余也。
盖天之生气,必自下而升,而人气亦然也。邪之中人,变不可测,故无分皮肉筋骨,着则为病也。
若正气既虚,则邪气虽盛,亦不可攻,盖恐邪未去而正先脱,呼吸变生,措手无及。 以为伤者,其白眼青、黑眼小,是一逆也;内药而呕者,是二逆也;腹痛渴甚,是三逆也;肩项中不便,是四逆也;音嘶色脱,是五逆也。
不仁者,顽痹弱也,故治宜按摩以导气行血,醪药以养正除邪。哭者以其心悲,心悲以其神慈,神慈则志悲,志悲所以泣出。
一阳本先天乾金所化,故有龙之名。人气应之,故昼则卫气行于阳分二十五度,至日暮则阳气之门闭而行于阴分二十五度矣。